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产品展示 >

贾玲:从20元挺一周到百亿导演,她是如何将故事变成生意的?

点击次数:95 发布日期:2025-09-18 17:14

文/卷帘人

北京胡同里阴暗潮湿的地下室,电暖气从未开启过,卖随身听换来的20块钱支撑了一个星期的馒头咸菜。

19岁的贾玲躺在窄小的床上想着:明天还能继续留在北京追梦吗?

“孩子,要是吃不起饭,我管着。找不到地方住,我给她找地儿住。”

当年冯巩给贾玲姐姐打的这通电话,改变了一个年轻喜剧演员的命运。

多年后,2021年春节,电影《你好,李焕英》票房突破54亿,贾玲成为全球单片票房最高的女导演。

2025年,她的第三部作品《转念花开》虽然尚未上映就已引发争议,但贾玲已经完成了从相声演员到商人的转型之路。

01

1982年,贾玲(原名贾俞玲)出生于湖北襄阳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父母都是化工厂的职工,家境并不宽裕。

她从小就对表演展现出浓厚兴趣和天赋,经常模仿《曲苑杂坛》中的节目。

看到女儿的艺术天赋,尽管经济拮据,父母还是省吃俭用为她请了表演老师。

2000年,贾玲高中毕业赴京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却不幸落榜。

不甘心的她选择留在北京打工复读,第二年同时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表演和相声表演两个专业,结果两个专业都录取了她。

命运在此开了一个玩笑。

当时招生办打电话到贾玲家中,正好她不在,母亲李焕英接听了电话。

由于口音问题,母亲把“相声班”听成了“喜剧班”,为女儿做出了选择。

正是这个阴差阳错的决定,让贾玲进入了当时全国只招40人的冷门专业——相声表演。

02

贾玲刚入中戏不到一个月,就收到了母亲意外去世的噩耗。

母亲在干活时从装稻草的拖拉机上摔下来,伤到小脑,抢救无效去世。

这一悲剧成为贾玲心中永远的痛,也成为她后来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毕业后,贾玲的北漂生活异常艰辛。

她住在月租300多元的地下室,狭窄潮湿。

最困难时,她卖掉随身听换来20元钱,靠馒头和咸菜度过一周。

姐姐贾丹在家乡为她找了份高速路收费站的工作,劝她回老家过安稳生活。

就在贾玲几乎要放弃时,她的恩师冯巩出面了。

冯巩给贾丹打电话说:“贾玲是个好苗子,有天赋,一定要坚持下去啊!如果她在北京混不出来我管!”

他收贾玲为徒,不仅艺术上指导,生活上也给予帮助,为她付车费餐费,甚至让她住进自己的工作室。

在冯巩的提携下,贾玲获得了更多演出机会。

一年内,她赚到了十年的房租,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

03

贾玲的职业生涯始于相声行业。

2003年,她参加全国相声小品邀请赛,击败郭德纲获得一等奖。

作为女性相声演员,贾玲面临着重重困难。

相声行业以男性为主体,女演员发挥空间有限。

她不得不四处请编剧吃饭,请求在剧本中加入适合女演员的段子。

早期,贾玲的体重只有120斤,为了表演减肥20多斤,却导致免疫力下降,全身起疹子。

医生建议她恢复饮食,体重反弹到140斤后,她发现胖乎乎的形象反而增添了喜感。

2010年,贾玲和白凯南搭档的《大话捧逗》登上央视春晚,让她一夜之间火遍全国。

然而成功的背后是近十年的默默付出。

04

2016年,贾玲与他人共同创立了北京大碗娱乐公司,并担任第一大股东,完成了从演员到商人的身份转变。

2021年,贾玲将怀念母亲的小品《你好,李焕英》扩展为电影,这是她的导演处女作。

这部电影取得了空前成功,票房达54亿元,使她成为全球单片票房最高的女导演之一。

2024年,贾玲推出第二部导演作品《热辣滚烫》。

为了这部电影,她先增重40斤,然后又减重100斤,这种极致的体重管理引发了广泛关注。

该片获得34.6亿票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争议。

2025年8月,贾玲的第三部作品《转念花开》宣布杀青。

这部聚焦反传销题材的电影,据称耗资2亿制作,请来了张译、张小斐、杨紫等实力派演员加盟。

05

贾玲的成功离不开恩师冯巩的提携。

当年冯巩不仅收她为徒,在生活上给予支持,还为她提供了大量演出机会。

冯巩曾对贾玲的姐姐承诺:“要是孩子吃不起饭,我管着。孩子找不到地方住,我给找。

孩子想学这一样,你就让她试一试,我保证一定把她带出来,走上道儿!”

在2010年春晚节目前夕,贾玲的节目一度被拿下。

冯巩买了好几只大闸蟹到住处安慰她:“孩子,导演组决定把你的节目拿下来是好事,是希望你出精品,你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

有趣的是,当节目又被恢复后,冯巩又教导她:“你上台的掌声是观众对你前些年的肯定,下台的掌声才是观众对你这个作品的肯定。”

06

贾玲一直有着很好的观众缘。

沈腾评价她:“男人不讨厌她,女人不嫉妒她。她在喜剧界,绝对是一个宝贝!”

然而,随着贾玲从喜剧演员转型为商业导演,观众对她的评价也出现了分化。

2024年《热辣滚烫》上映后,虽然票房高达34.6亿,但被不少观众吐槽剧情单薄,几乎照搬日本电影《百元之恋》。

贾玲为这部影片减重100斤的故事,在影片宣传期间上了20回热搜。

但观众出了电影院却念叨:“是瘦下来了,咋没以前那么逗了呢?”

更有趣的是,电影上映半年后,有人拍到贾玲又胖回去50斤,网友反而松了口气说:“这才是我们熟悉的贾玲嘛!”

2025年新片《转念花开》杀青时,评论区出现了“这次准备捞几个亿”的嘲讽,显示部分观众对贾玲的创作动机产生了质疑。

07

贾玲的性格中有著坚韧不拔的特质。

从北漂时的艰苦生活到为角色极端管理体重,她都展现了惊人的毅力。

她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成名后,她仍然经常邀请恩师冯巩在作品中客串角色,与张小斐等合作伙伴保持着良好关系。

从商业角度看,贾玲具有很强的市场洞察能力。

她能够准确把握观众情感需求,从母女情到个人励志,再到社会题材,都能引发广泛讨论。

然而,也有批评指出贾玲作品存在“营销大于内容”的倾向。

特别是《热辣滚烫》被指依靠“消失式宣传”“体重悬念”等营销手段吸引观众,而实际内容却显得单薄。

2025年夏天,贾玲站在新片《转念花开》的发布会现场。

她回忆起多年前那个住在地下室不敢开电暖气的自己,那时最大的梦想不过是能放心地开着电暖气而不必担心电费。

如今她已成为中国影史第四位票房百亿女演员,公司价值水涨船高,但她却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平衡商业成功与艺术追求。

贾玲的逆袭人生印证了她自己的信念:“上天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希望你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从寒门学子到百亿导演,贾玲用她的经历证明了:真正的勇气,是敢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只要坚持努力,就能让梦想成真。

文/卷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