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玫瑰理发厅开旧店,露美美容院赶新潮,上海女人门口比时尚
白玫瑰的白,露美的美。听起来就像是“头发的净,脸蛋的光”,仿佛你走进一家理发厅,出来时自带微笑和自信,连楼下的鞋匠都喊你“小姐”。这故事的起点其实有点磕碰鼻青,1984年的最后几天——大上海淮海路上开了一家露美美容院,全大陆第一家专业美容院。跨时代的刷脸提前开始,广场舞阿姨的前身在这里扎堆,腮红擦得跟挂彩一样,也没谁劝劝;境外媒体忙着拍照惊呼:“中国大妈开始排队做美容了!”真会用词,仿佛每个进入美容院的大妈都在用行动解构社会主义猪油膏理论。
当然那会儿美容真是个奢侈活,做个全套二十多块,那可是两个月的工资。换算一下,相当于大城市小资拿出三个月生活费,只为在脸蛋上厚涂一道自信。说得俗气点,美丽真的是烧钱。有人为了露美美容院前排队,脚后跟都要踩崴,八字步走出了时尚感。甚至连程乃珊都回忆“阿拉是去露美做的美容”,嘴里飘着自信味道。人在时代的洪流里,夸一句“去露美”,跟把自己“出国”似的,说不上洋气,但肯定贵气。不知道她自信到什么程度,反正露美本身也是上海家化的牌子,邵隆图一手策划,没准老板心里都暗自觉得“上海女人,美到不行”。
真正的主角其实是“白玫瑰”。露美开张的地址,就是它的前身——白玫瑰理发厅,尚贤坊沿街的狭窄小铺。说到白玫瑰,老上海人多少有点“见了名字就有故事”的感觉。仿佛每条路都可以种下一朵白玫瑰,结局不是爱情就是谍战。霞飞路上的白玫瑰其实并不算总店——但名气最大,开得最久。也许有人会怀疑,上海人在给理发厅起名字这方面,可能比给娃娃取名还讲究。你叫白玫瑰,我就叫百合,你叫露美,我就来个玉兰。大家都是花儿,你抢风头,轮到我时就扎出一枝新的。
白玫瑰不只是理发店,还是人间的时尚枢纽,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开麦拉电影图画》就有胡蝶去白玫瑰做电烫的八卦:“去年她还在白玫瑰,今年收入涨了,舍得去更高档外商开的店。”“白玫瑰不差,但也不是顶流。”细品,跟今天某明星发自拍用的是哪款精华液,有异曲同工之妙。娱乐和时尚,从来都不是大众的必需品,而是穷人的仰望和富人的自嗨。白玫瑰的传奇,被王家卫补刀了一下,《一代宗师》里也有“白玫瑰理发厅”,剧本编得,也许灵感就是当年霞飞路边的头发香。现实和电影的距离,可能就隔着理发师手里的推子。
没去过白玫瑰?没关系,大家都在影视剧里见过。“潜伏的女特务”名叫白玫瑰,说话嗲得人三魂七魄跟着掉,长波浪卷发配着白玫瑰暗号,基本就是时尚界的007。甚至连玫瑰都开始被污名化,各种反派女特务就叫这个名字,倒也勉强算是品牌效应。后来好在有歌把玫瑰洗白,《心中的玫瑰》《玫瑰玫瑰我爱你》一出,终于让玫瑰们重新回到女生的耳垂和聊天记录里。真要给露美也叫白玫瑰,说不定能成个大IP,反正哪个年头时尚都逃不过翻花样,不然你去问问清末民初的剃头老王,玫瑰是不是好牌子?
国产化妆品的英文名,也不跟你客气。露美叫Ruby,意译红宝石,原意是用红白金三色,取代国人太长久的灰白蓝。合着是想用“宝石感”拯救国人一身泥土,听起来挺理想主义,但门外那帮围观群众其实没在乎颜色,只在乎价格和美不美。弄个英文名还是自信不足:怕“露美”太土,就搞一个Ruby,结果大家都以为你是卖钻石的。到现在还有人分不清Ruby和红宝石奶油小方的关系,大概品牌办美容院和奶茶店一路过来的心路历程。
露美一开业,淮海路尚贤坊外头就水泄不通。女人们在里面捯饬脸蛋,男人们在外绕橱窗看热闹。摄影家雍和还专门拍了一张图:一大群主要是男的,围着露美的大橱窗,像在深夜便利店门口盼着促销来临。也别笑,凡是穿越时代的时尚地标,幕后总有一群好奇群众撑场。也许他们想看看,美容能不能改变人生,还是只是花钱换心情。说到心情,谁敢在1984年这种“刚从灰头土脸中醒来”的年份,在美容院门口抛个媚眼?社会刚脱贫,大家还不太适应街上出现大波浪发型和烈焰红唇。
露美店面单开间,看着简陋、逼仄,和现在的美甲美发、护理一条龙比起来,连当年最穷的学习用品门店都能吊打它。但别忘了那是1984年,灰头土脸是一种时代原色。能把人从洗头间里拉出来,让她相信自己有资格做美容,那已经是社会巨变的标志。至于有多美,后来才发现,真正的美是围观者的脸上:一脸疑惑,一脸羡慕,一脸缺氧,没人真正说“好看”,但都想凑近看。
白玫瑰的旧照片流传百年,从淮海路到霞飞路,一开间门面剃头店格局,生生开了五十年。你说这里能发生多少故事?理发师见证过多少小市民人生转折,美容师擦亮过多少歪嘴滑舌的男男女女。那里可能是爱情诞生地,也有可能是顶流反派的老巢,传说总不会比现实更离奇。
时尚是个流动词。白玫瑰和露美,终究都只是路边的花,芳香绕不过路人。回头看去,门前的梧桐树还挺直站着,花没了,树还在。其实你说时尚变迁,香帅皮鞋都能赢过露美,最多是张照片能让你怀旧两分钟,点点头,“那时候,确实洋气”。
时间一晃,上海的小店都随风。而社会好像一直在赶着时尚的尾巴转圈:今天露美,明天白玫瑰,后天又有个什么新品牌跳出来割一茬韭菜,人人都想一夜之间变个脸。做“白玫瑰”的姑娘们早就换了地下一层健身房,在这里练出一身马甲线,刷着小红书,品着气泡水,边看边想当年要是自己去露美搞搞脸,估计就能在朋友圈里抢到男朋友的关注。现实却告诉你,美容院越开越多,合成的颜值越做越猛,大家的自信却越来越塑料感,脸上的高光一闪,谁都能变成下一个露美待客小姐。
有意思的是,小理发厅成了跨时代社交场。你想想,过去都得去“白玫瑰”理发,今天都在朋友圈看别人发“露美”体验,时代进步是不是就这样:一群人站在门外说笑,一群人坐在店里贴面膜,哪边先变美,谁也不知道。唯一确定的是,门外的梧桐吹不掉美容的尴尬。
说到底,露美和白玫瑰,都是时代里的浮夸泡沫,镶嵌进了大城市“人人都爱盯着别人脸”的心态。你说上海女人自信,我看更像是大家都怕被比下去——前台小姐怕背后保洁大姐笑话她,美容师担心顾客多问几句价钱。时尚的门槛其实是最古老的胖瘦之争,谁能用二十块买到美丽+自信就能升仙。可惜话说回来,这一切不过都是消费主义的胁迫:你觉得自己不够好,当你想追上一点,露美就多收你几块。
最后真心感谢梧桐树,至少它忠诚地守着白玫瑰和露美的街头,见证了过往的所有美丽和滑稽。理发店都没了,时尚姐妹也各奔东西,只剩下时代在街道上咕哝:“今天你露美了吗?”——别急,梧桐树看着你,笑着摇头。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热点资讯
- 2025宁波国际汽配展
- 2K 修复【福尔摩斯外传】喜剧 上译
- 看到戚薇朱茵的女儿后 我get到了女神中年的美貌
- 上班也要凹造型,职业装也能美翻天!
- 【命理专题(374)】四柱八字流月的定义、内涵及划分方法(2
- 常德人防放射性监测装置
- 钱挣足了,名声扫地,岳云鹏结局注定,郭德纲预言成真
- 手机右上角突然变成5G-A?不换机不加价,网速飙升10倍速
- 南京棒球帽中国风
- 新疆旅游包车_新疆旅游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