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司令已有预感,中美如果开战,摆在美军面前就只有两个选择
史密斯的言论常常引起关注,特别是关于中美军力对比的那些。2024年,他在一次智库会议上,谈到了美国军队的优势。他指出,美国军人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尤其是过去20多年在中东的行动,而中国军队自1979年以来就没有参与过大规模冲突。这话一出,就让不少人觉得他是在给美军打气,但也暴露了一些潜在的担忧。他用智能手机记录战争和油画描绘战斗来比喻两国军队的差距,意思是美国军队更现代化、更实战化。
其实,史密斯的这些话不是空穴来风。美国军队确实从二战后参与了很多军事行动,比如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些经历让美军在联合行动和后勤保障上积累了不少教训。但问题也摆在那,美军在这些冲突中没少碰壁,对手往往用不对称战术,比如游击战和无人机袭击,让美军付出高昂代价。
中东的胡塞武装就是一个例子,他们用低成本武器挑战美军舰艇,美军不得不调整策略来应对。这种情况让史密斯的“优势论”听起来有点勉强,因为实际战场上,美军也经常陷入被动。
反观中国海军的发展速度,让美军高层越来越警觉。2024年12月27日,中国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下水了076型两栖攻击舰,命名为四川舰。这艘舰从组装到下水只用了大约一年半时间,比美国同类舰艇美利坚号的35个月建造期短得多。四川舰被设计成一种多功能平台,能携带固定翼无人机和直升机,甚至配备电磁弹射系统,这在两栖攻击舰中算是前沿配置。它满载排水量可能达到4万吨级,远超之前的075型,相当于一艘轻型航母,在南海或台湾周边海域的战略价值不小。
中国海军的这种进步不是孤立的。从2019年075型首舰海南舰服役开始,中国已经在短时间内建造了多艘类似舰艇,增强了远洋投送能力。四川舰的下水进一步改变了亚太地区的海上力量平衡,因为它能支持无人机群作战,在潜在冲突中提供空中侦察和打击支持。美国海军情报分析认为,这种舰艇会让美军在区域内的行动更难开展,尤其是美军航母编队驻扎亚太的数量有限,受制于全球部署的压力。
史密斯在论坛上的发言,其实隐含了对中美潜在冲突的预判。他提到,如果中美真的开战,美军会面临艰难选择。一方面,美军可以把海军主力调到亚太,全力应对。这意味着从本土和中东抽调航母和驱逐舰,组成编队穿越太平洋,在日本或菲律宾基地集结。
但这个选项有风险,因为美军全球承诺太多,中东有胡塞武装的威胁,欧洲有俄罗斯的压力,北极圈还有新兴博弈。如果把太多资源扔到亚太,其他地方就容易出问题,美军的分身乏术是个老毛病。
另一方面,美军可以选择战略性后撤,退到第二岛链以外,比如守住关岛或夏威夷基地。这能避免直接对抗,减少损失,但五角大楼很难咽下这口气,因为这等于承认美军在第一岛链无力维持存在,向全球释放出弱势信号。史密斯没明说,但他讲话的语气显示出他对这种两难的预感。毕竟,美国海军的舰艇维护率一直在下降,很多船只没法长期在亚太巡航,而中国海军的建造速度和现代化水平在追赶甚至局部超越。
要说中美军力对比,美国确实在航母数量和全球投送上占优,有11艘核动力航母,而中国目前有3艘常规航母。但中国在反舰导弹和无人机技术上进步快,比如东风系列导弹的射程覆盖了西太平洋大片区域,让美军航母接近大陆海岸线变得危险。
美军智库报告指出,中国军队的训练强度在增加,联合演习越来越频繁,涵盖了从南海到东海的多种场景。这让史密斯的经验优势论显得有点站不住脚,因为战争形式在变,无人机和导弹主导的现代海战,不完全靠过去的中东经验就能赢。
再看全球背景,美国的盟友体系是优势,但执行起来不简单。日本和澳大利亚在亚太有基地支持,但菲律宾的态度有时摇摆,台湾问题更是敏感点。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增强了防御能力,美军如果介入,得面对层层设防的局面。史密斯推动的海军陆战队改革,就是针对这些,强调使用小型分散单位,配备便携式导弹系统,在岛链上快速机动。但改革进程慢,受预算和招兵难的影响,2024年美军几个军种的招募目标都没完成。
进入2025年,中美军力博弈还在继续。中国海军继续推进舰艇服役,四川舰预计很快进入海试阶段,076型的后续舰也在规划中。美国海军则在环太平洋演习中加强训练,模拟对抗场景,但全球事件分散了注意力,比如中东的持续紧张和欧洲的援助需求。史密斯仍在位,推动力设计计划,试图让海军陆战队更适应亚太环境。但整体看,中美对比在趋近平衡,美国的绝对优势不再那么明显。
从历史角度说,美国在上世纪的太平洋战争中积累了经验,但那时候的对手是日本帝国,现在的中国是经济大国,军工体系完整,自给自足能力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加速,学习了美军的联合指挥模式,但结合了本土实际,比如强调不对称作战。美军在越南和阿富汗的教训证明,经验不等于万能,地缘因素和对手适应性很重要。
史密斯的预感其实反映了美军内部的焦虑。五角大楼的报告多次提到,中国军队的扩张速度是二战后罕见,预算增长让它在亚太投放更多资源。相比之下,美国国防预算虽高,但摊到全球,亚太份额有限。
另一个点是国际格局的变化。俄罗斯和伊朗的动作牵制了美军,中东的胡塞武装用导弹袭击商船,让美海军分出舰艇护航。欧洲的乌克兰冲突消耗了美军库存,美援弹药供应吃紧。如果中美冲突爆发,这些因素会放大美军的困境,选择全力投入亚太就意味着其他地区风险上升,后撤则影响盟友信心。
结语:
总体上,中美避免冲突的努力还在进行。两国高层保持沟通,2025年国防部长会谈中,美方表示不寻求对抗,但保护亚太利益。中国回应强调尊重核心利益,反对干涉台湾和南海事务。这种对话有助于降温,但底层紧张没消。
史密斯的预感提醒大家,战争不是儿戏,美军的选择关乎全球稳定。如果开战,后果严重,经济中断,供应链断裂。现实是双方都在备战,但也知道代价高。未来发展看谈判和克制,中美军力博弈会持续,但和平仍是主流期望。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热点资讯
- 2025宁波国际汽配展
- 2K 修复【福尔摩斯外传】喜剧 上译
- 看到戚薇朱茵的女儿后 我get到了女神中年的美貌
- 上班也要凹造型,职业装也能美翻天!
- 【命理专题(374)】四柱八字流月的定义、内涵及划分方法(2
- 常德人防放射性监测装置
- 钱挣足了,名声扫地,岳云鹏结局注定,郭德纲预言成真
- 手机右上角突然变成5G-A?不换机不加价,网速飙升10倍速
- 南京棒球帽中国风
- 新疆旅游包车_新疆旅游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