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介绍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辉达娱乐介绍 >

钢板拉伸测试测定

点击次数:195 发布日期:2025-08-18 02:48

钢板拉伸测试是评估钢板力学性能(如强度、塑性)的核心试验,通过测定钢板在轴向拉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断裂行为,获取关键指标(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为材料选型、质量控制和结构设计提供依据。以下是测试的详细流程、关键指标及注意事项:

一、测试原理与核心目的

原理:将标准形状的钢板试样(如哑铃状)安装在拉伸试验机上,沿轴向施加缓慢递增的拉力,直至试样断裂。通过记录拉力(载荷)和试样伸长量的关系,绘制 “应力 - 应变曲线”,并计算力学性能指标。

核心目的:

测定钢板的强度指标(屈服强度、抗拉强度),评估其承载能力;

测定塑性指标(伸长率、断面收缩率),评估其变形能力和韧性;

分析材料的断裂模式(如韧性断裂、脆性断裂),判断钢板的加工和使用安全性。

二、试样制备要求

拉伸测试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试样的规范性,需按照国家标准(如 GB/T 228.1-2021《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 1 部分:室温试验方法》)或国际标准(ISO 6892-1)制备:

1. 试样类型

根据钢板厚度和测试需求,常见试样分为:

比例试样:平行段长度与横截面面积的平方根成正比(如长试样比例系数 5.65,短试样 5.65 或 11.3),适用于大多数钢板(厚度≤25mm);

非比例试样:平行段长度固定(如 50mm、100mm),适用于厚度较大的钢板或特殊需求;

板材试样:通常为矩形横截面(宽度 10-20mm),边缘需打磨光滑(避免应力集中导致提前断裂)。

2. 取样要求

取样方向:钢板存在轧制方向性,需明确取样方向(如纵向:沿轧制方向;横向:垂直于轧制方向),通常纵向性能更优;

取样位置:从钢板不同部位(如头部、中部、尾部)取样,确保代表性,避免取有缺陷(如裂纹、夹杂)的区域;

加工要求:试样表面需平整,平行段需均匀(公差≤0.05mm),避免加工硬化(可采用铣削或磨削,不建议火焰切割)。

三、测试步骤

试样测量

用千分尺测量试样平行段的宽度和厚度(至少测 3 点取平均值),计算横截面面积;

标记试样的原始标距(如 50mm 或 100mm,用打点或划线法,避免损伤试样)。

设备准备

选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精度等级≥1 级),确保载荷传感器、引伸计(测量伸长量)已校准;

根据钢板预估强度选择量程(如低碳钢用 0-100kN,高强度钢用 0-300kN)。

装夹试样

将试样两端夹在试验机的上下夹头中,确保试样轴线与拉力方向一致(避免偏心受力,导致结果偏差);

对于需要测定屈服强度的试样,安装引伸计(测量标距内的微小伸长)。

加载测试

以恒定速率加载(如屈服前速率 2mm/min,屈服后速率 5mm/min),直至试样断裂;

记录载荷 - 伸长量曲线(或由试验机自动记录),观察屈服现象(如 “平台” 段)和断裂过程。

断后测量

取下断裂后的试样,对齐断口,测量断后标距长度(用游标卡尺,精确至 0.1mm);

测量断裂处的最小横截面面积(计算断面收缩率)。

四、关键性能指标及计算

屈服强度(Rel)

定义: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当应力超过此值,卸载后会留下永久变形)。

计算:屈服载荷(Fs)÷ 原始横截面面积(S0),即 Rel = Fs / S0(单位:MPa)。

特殊情况:若材料无明显屈服平台(如高强度耐磨钢),采用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即产生 0.2% 永久变形时的应力。

抗拉强度(Rm)

定义:材料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对应的应力(断裂前的最高应力)。

计算:最大载荷(Fm)÷ 原始横截面面积(S0),即 Rm = Fm / S0(单位:MPa)。

意义:反映钢板的极限承载能力,是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如桥梁、工程机械钢板)。

断后伸长率(A)

定义:试样断裂后,标距段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

计算:(断后标距长度 L1 - 原始标距 L0)÷ L0 × 100%,即 A =(L1 - L0)/ L0 × 100%。

意义:衡量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伸长率越高,钢板越易加工(如冲压、弯曲),韧性越好。

断面收缩率(Z)

定义:试样断裂后,横截面面积的缩减量与原始面积的百分比。

计算:(原始面积 S0 - 断后最小面积 S1)÷ S0 × 100%,即 Z =(S0 - S1)/ S0 × 100%。

意义:比伸长率更能反映材料的塑性,尤其适用于厚钢板或圆形试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