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产品展示 >

聚焦创新药:滞涨低估值个股盘点,熟悉公司现身,年内表现反差大

点击次数:138 发布日期:2025-08-25 04:13

公司刚刚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净利润6.3亿,同比增长59%,市盈率只有15倍出头。 然而他们的股票,今年以来居然跌了2.66%。

看着别人在AI、芯片的狂欢中赚得盆满钵满,自己却仿佛精准地躲过了整个牛市。 这种滋味,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

哈药绝非个例。 整个创新药板块在过去一年里指数几乎翻倍,但就在这片汹涌的涨势中,竟然藏着近30只涨不动甚至下跌的股票。 它们构成了市场中一个独特的“滞涨低估值”群体。

盘龙药业的股价停留在30元左右,市值33亿。 对比三年前75元的高点,如今的价格显得格外扎眼。

更让人困惑的是,这家公司的业绩已经连续8年保持增长,市盈率27倍在医药行业并不算高。但它的股价在今年仅仅上涨了3.46%,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健民集团的情况也类似。 41元左右的股价,62亿的市值,26倍的市盈率,年内涨幅只有可怜的0.48%。

稍微一个回调,这点微薄的涨幅就会消失不见。 有趣的是,尽管股价停滞不前,健民集团的股东人数却同比增长了29.30%,达到1.7万人

越来越多的人试图抄底,但底在哪里似乎没人知道。

昆药集团直接给出了负收益。 股价从两年前的25元跌至现在的14元附近,市值108亿,市盈率18.9倍。

即便公司业绩保持增长,股价却在年内下跌了6.88%。 3.9万名股东看着账户里的浮亏,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在一片大涨声中自己的选择却错了。

最令人费解的可能是健友股份。 公司年报显示净利润8.3亿,同比增长536%,这样惊人的业绩增长本该推动股价一飞冲天。

但现实是,其股价年内下跌了12.11%,市值停留在186亿。 四年前股价曾达到35元,如今却再也找不到当初的辉煌。

国药现代更是陷入了长期的横盘困境。 股价连续五年在10元左右震荡,市值152亿,市盈率仅14.73倍。

公司业绩连续三年增长,但股价仿佛被钉在了原地。 4.1万名长期股东忍受着这种漫长的停滞,这种体验确实不好受。

这个滞涨群体中不乏一些家喻户晓的名字:华兰生物、云南白药、长春高新、华润三九、上海医药……这些曾经的白马股,如今却集体陷入了滞涨的怪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市场资金显然更加青睐那些具有革命性突破的创新药企和AI制药概念。

传统药企即使有创新药布局,也被认为“不够前沿”而遭到冷落。 投资者结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以健民集团为例,股东户数大幅增加表明散户投资者居多,缺乏机构资金的推动力,股价自然难以启动。

这些公司的创新药“含金量”受到质疑。 虽然被归类为创新药概念,但许多公司的核心业务仍然依赖仿制药或传统中药。

创新药管线要么竞争力不足,要么还处于早期阶段,无法给市场提供足够的想象空间。

投资者还在担心集采政策的潜在影响。

虽然创新药受集采冲击较小,但市场对医药行业的政策风险仍然心存戒备,这使得资金在选择上格外挑剔,往往会避开那些可能受到政策扰动的公司。

这些滞涨股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它们很少是业绩亏损的企业,基本面看起来都不错。 但股价就是不涨。

这让人不得不思考,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中,基本面好是否已经不再是股价上涨的充分条件?

市场总是对的吗? 还是说这些低估值滞涨股其实是被错杀的金子?

当整个板块都在狂欢时,为什么这些基本面不错的公司却被遗忘在角落? 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投资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