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产品展示 >

9月起自愿放弃社保无效!1.3亿个体工商户也要缴纳社保吗?看看

点击次数:108 发布日期:2025-08-24 13:07

标题:

开篇:一张无效协议引发的连锁反应

“签了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怎么还要补缴?”上海某餐饮店老板张先生握着社保局的催缴通知书,满脸困惑。他的店铺仅雇了2名员工,去年为降低成本,双方协商“不缴社保、涨工资”,白纸黑字签了协议。然而,今年8月,一名员工离职后要求补缴社保,协议被判定无效。张先生需额外承担过去两年的社保费及滞纳金,总额超过12万元。

这个案例并非孤例。最高人民法院9月1日即将生效的《解释(二)》,明确“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无效,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包括全国1.3亿个体工商户,只要存在劳动关系,必须强制缴纳五险。政策一出,社交平台热议:“小本生意怎么扛得住?”“不雇人也要缴吗?”……答案藏在细节中。

一、新规核心:个体工商户的“五险紧箍咒”

1. 强制参保范围全覆盖

根据《社会保险法》及最高法新规,个体工商户即便仅雇佣1人,也需为员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试用期员工须在30日内参保。此前通过现金补贴、免责协议等规避缴费的行为均属违法。

2. 成本增幅触目惊心

以上海为例,若员工月薪5000元,企业每月需承担养老保险16%(800元)、医疗保险8%(400元)、失业保险0.5%(25元)、工伤保险0.16%(8元)、生育保险0.8%(40元),合计1273元,占工资成本的25.5%。加上个人缴纳部分,总社保支出较此前增长20%-30%。对月利润不足万元的微型个体户而言,这笔开支足以挤压生存空间。

3. 违规代价升级:从滞纳金到天价赔偿

未参保企业不仅要补缴欠费,还需支付每日0.05%的滞纳金(约年化18%)。更严重的是,若员工发生工伤,个体户需全额承担医疗费及赔偿。例如,十级伤残赔偿金约19万元,相当于一家小型餐馆半年的净利润。

二、争议焦点:不雇人的个体户如何应对?

1. 无雇工经营者的“灵活选择权”

政策明确,未雇佣他人的个体工商户(如夫妻店、家庭作坊),可自主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缴费基数在7384-36921元之间,最低月缴约2215元。国家未强制要求参保,但40岁以上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可申请50%社保补贴。

2. 现实困境:参保率不足三成

据某第三方机构调研,无雇工个体户中,仅28%选择参保,72%因“缴费压力大”“流程复杂”放弃。浙江某五金店老板坦言:“每月多交2000多元,不如存钱养老。”这种短视行为可能导致未来医疗、养老保障缺位,加剧家庭风险。

三、破局之道:三招实现合规降本

1. 用工模式重构

对雇佣3人以下的店铺,可探索“非全日制用工”。例如,餐饮店将服务员改为每日工作不超4小时、每周不超24小时的灵活岗位,社保缴纳门槛可降低。

2. 善用政策红利

上海、江苏等地推出“社保缓缴”政策,新注册个体户可申请前6个月社保费缓缴,缓解现金流压力。同时,工伤保险费率按行业风险分级,餐饮业可从0.5%降至0.2%,年省近千元。

3. 数字化工具降本提效

通过“随申办”APP或社保自助经办系统,个体户可在线完成开户、增员、缴费等全流程,耗时从3天缩至30分钟。系统还能自动计算最优缴费基数,避免人工核算错误。

四、王家社保视角:政策背后的“社保生态重构”

站在行业观察者的角度,这场改革不仅是合规风暴,更是社保体系的深层变革。

1. 基金池健康度提升

强制参保将个体工商户纳入社保体系,预计每年新增缴费约1800亿元,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这相当于为全国2.9亿退休人员的“钱袋子”注入活水。

2. 服务渗透率矛盾待解

政策虽完善,但基层服务能力仍是短板。例如,某三线城市个体户反映,社保局要求提供10项材料,往返3次才办妥开户。未来需推动“社区社保服务站”下沉,实现“一窗通办”。

3. 长期趋势:从“被动合规”到“主动保障”

随着政策普及,更多个体户将意识到社保的避险功能。正如山东一位经营20年的文具店老板所言:“年轻时嫌缴费贵,现在住院才知道医保有多重要。”

结语:合规是底线,保障是未来

社保新规如同一面镜子,既照见小微经济的现实困境,也折射出社会保障体系的进步。对个体户而言,短期阵痛难免,但长远看,筑牢社保防线才能抵御风险。正如那句老话:“晴天修屋顶,雨天方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