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新闻动态 >

不能再拖延!利用边境停火时机,泰国迅速向中国达成一项合作协议

点击次数:169 发布日期:2025-08-10 03:03

泰国总理府一盖章,这场持续了8年的军购拉锯战终于迎来了戏剧性的转变。就在泰柬边境的紧张局势还未平息时,泰国内阁突然决定再次启动中国S26T潜艇的采购计划!这个决定背后,隐藏着比表面更加复杂的战略考量。

中泰潜艇项目已经开启了好几年,但因为发动机的问题一直没能推进,项目就一直搁着没动。

一场边境冲突,能否成为打破长达8年的僵局的关键点?

不久前,泰柬边境的柏威夏寺附近突然传出枪声和炮火。泰国军方信誓旦旦地表示已经收复了两座有争议的寺庙,但柬埔寨的国防部立即反驳——现场的卫星图片显示,除了茄子山阵地被占领外,柬军的防线根本没有受到影响。这次被一些西方媒体吹捧为“泰国闪电战”的冲突,最终变成了一场外交上的争论。

不过,这场边境冲突的草草收场也揭示了泰国海军的一个致命弱点。当时泰国的8艘军舰封锁柬埔寨戈公港,看起来气势汹汹,但实际上暗藏危机——面对柬埔寨的岸基导弹和雷达系统,泰国的舰队始终不敢靠得太近。这种“看得见摸不着”的尴尬局面,让曼谷的将军们彻夜难眠,心头难安。

因此,隐藏已久的中国潜艇采购计划突然被重新提上议程。这份在2017年签署的军购大单,原本计划购买3艘配备德国MTU发动机的S26T潜艇,但因为欧盟对中国的禁运措施,一度陷入停滞。

在泰柬宣布停火后,泰国迅速批准了重新启动从中国购买S26T潜艇的计划。

目前,泰国不仅接受了中国CHD620国产发动机方案,还在冲突结束后仅仅72小时内迅速批准了采购程序。这种非比寻常的高效行动,无疑体现出了四个字:时不我待!

到底是哪方面在帮助泰国“解压”呢?

这艘潜艇的归宿,真可以说是国际政治角力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2019年,德国突然停止供应MTU发动机,泰国军方曾公开表示“非德国心脏不要”。如今,却态度大变,完全改弦易辙,背后隐藏的权力更迭比技术更换更让人费解。

这几年,泰国的处境可以说是在走钢丝似的,旅游收入大减,军费预算也缩减了40%,原本打算买的三艘潜艇也变成了孤零零的一艘。但真正难受的并不是钱包紧张,而是华盛顿伸出的所谓“友谊之手”。美国对印太地区盟友的控制欲简直令人咋舌——去年在“金色眼镜蛇”联合军演期间,五角大楼的官员竟然公开施压,要求泰国取消购买中国潜艇的计划。

美国试图拉拢泰国,促使它站到自己这边,通过军演和合作来打造一种战略上的紧密结合。

令人感到戏剧性的是,特朗普在泰柬冲突第二天打来的那通“迅速介入”的电话,反倒成了压垮亲美派的最后一根稻草。相比之下,中国外交部发表的“支持东盟内部协调”的声明,简直成了外交上的典范。

佩通坦政府推出的“以武换和”策略可以说巧妙无比。批准潜艇采购一方面安抚了军方的鹰派势力,另一方面通过中泰联合军演向国内传递“多元外交”的信息。而泰国陆军总司令在参观中国CHD620发动机工厂时更是將这份信号推向高潮——他的照片中竖起的大拇指,显然是在向太平洋两岸传递一种明确的政治信号。

在实战中测试,中国的军事装备在东南亚地区的展示与推广效果显而易见。

当泰国陆军VT-4主战坦克驶过柬埔寨边境的泥泞小路时,这次动作变成了中国军事装备的“现场推广”。在社交平台上传播的视频中,泰军装甲部队迎战柬埔寨的反坦克导弹冲锋的场面,比任何武器展览的幻灯片都更直观、更有说服力。

中泰之间的战略互信迅速增强,为泰国决定继续采购中国潜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但转折点真正出现在海上。泰国海军的8艘战舰在封锁柬埔寨戈公港时,始终停留在对方岸基导弹射程之外,像是在“望梅止渴”一样进行封锁,这也暴露了它们在水下力量上的致命缺陷。推演分析显示,如果装备了S26T潜艇,封锁的效果能提升三倍,还能避免柬埔寨军队利用从中国进口的岸防雷达进行监控。

更令人深思的是中泰蓝色突击联合军演的具体情况。去年演习时,中国潜艇在暹罗湾成功“击沉”了泰国航母编队,直接促使泰国海军调整了他们的作战指南。这种“唤醒梦中人”的实战演练,远比推销员夸夸其谈更具实际效果。

瑞典鹰狮战机的采购项目,实际上透露出一些更复杂的盘算。相较于美国F-16每小时维护费用高达2.3万美元,鹰狮每小时仅需1.8万美元,明显更划算,符合泰国的经济考虑。不过,最让曼谷感到难堪的是,五角大楼在冲突爆发期间竟然中断了F-16的零部件供应——这种“卡脖子”的动作,让泰国彻底看清了所谓盟友的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