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新闻动态 >

隔壁老王,38岁,半年前被优化了

点击次数:111 发布日期:2025-08-05 06:38

全文1600字,阅读大约4分钟

老王他懵了。

不是业绩差,不是态度不好,是组织结构调整。

HR说话跟念悼词一样:公司很认可你,但……

他简历一挂猎头群,三个月没人约面试。

倒是有几个小公司问:你会AI吗?

他说:我会带团队、做架构、控成本。

对方回:哦,我们想找会用AI写代码的。

他这才发现:

自己那艘造了二十年的技术巨轮,

油还没加满,码头已经拆了。

不止老王。

隔壁老李,做了十年外贸,英语流利,客户满全球。

现在呢?

客户全在WhatsApp上用AI翻译:这个报价能再降5%吗?

她还在苦练商务英语,AI已经把她的核心价值,那个沟通桥梁一键清零了。

还有你大学同学小李,辞职做短视频,说要抓住风口。

每天拍、剪、写脚本,累得像条狗。

三个月涨粉三千,变现八百块,这还是他妈妈悄悄买的课程。

他不服:我这么拼,为啥没结果?

因为这片海,早就不认拼不拼了。

只问你一句:你解决谁的问题?值不值得花钱?

-1-

过去那套努力就能赢的剧本已经作废了

以前是啥逻辑?

生产为王。

你能造东西,你就是爷。

木匠能打柜子,裁缝能做衣服,程序员能写代码。

市场嗷嗷待哺,你出货,它就买单。

那时候,我会就是通行证。

但现在呢?

产能爆炸,万物过剩。

全中国有千万人在做短视频,有百万人自称AI教练,

连教人如何克服拖延的课,都卷出了9.9元白菜价。

你再会,也没用。

因为没人问你会不会,

他们只问:你能不能让我少花时间、少花钱、少操心?

你苦练十年的PPT技能,

可能抵不过人家用AI十分钟生成的三页报告。

你引以为傲的行业经验,

可能在新玩家眼里,就是老古董的路径依赖。

不是你不努力,是游戏规则换了。

以前是造出来就能卖,

现在是没需求,造了也白造。

你生产的东西,没人要,就不是产品,是库存。

库存不赚钱,还占地方、压资金、耗心力。

最后把你和你的努力人设,一起锁死在原地。

那怎么办?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学新东西啊!

于是你看到白天上班,晚上学AI,周末听直播,手机里存了200个必看干货视频。

收藏夹里全是《三天掌握Midjourney》《小白变大神》《月入十万不是梦》。

结果呢?

学了一堆,用不上。

越学越焦虑,越努力越迷茫。

为啥?

因为你不是在学习,

你是在恐慌性囤货。

就像小区里那个天天抢菜的大妈,

冰箱都塞爆了,还在群里问:谁还有优惠券?

你学AI、学剪辑、学运营,不是为了用,

是为了我不能落后的恐惧。

你从一个生产技能的打工人,变成了一个生产焦虑的仓鼠,在轮子上拼命跑,汗流浃背,

可轮子空转,船没动。

醒醒吧。

这年头,拼的不是谁学得多,

而是谁看得准、打得狠、收得快。

你要从仓鼠模式,切换到猎人模式。

猎人不乱跑。

他先蹲着,观察,等信号。

然后一枪,毙命。

你也得这样。

别一上来就报课、买书、囤资料。

-2-

先问自己四个问题

句句见血:

1.我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到底是什么?

别扯我要搞副业我要转型。

要说:我要帮小餐饮店用AI生成低成本、高转化的抖音短视频。

越具体,越能打。

2.谁真的需要这个?

不是所有人,是那些请不起专业团队、又急着引流的小老板。

他们预算少、时间紧、怕试错。

你解决他们的痛点,他们才愿意掏钱。

3.他们真正怕的是什么?

表面是没流量,

深层是投钱打水漂,员工不给力,顾客流失快。

你要是能让他们花少钱,测出爆款,你就值钱。

4.我怎么马上证明我能行?

别等我学会了再说。

今天就用AI给一家黄焖鸡店生成三条视频脚本,

配上数据预估,发到老板微信上。

我免费帮你测一轮,爆了你再找我。

这个小样,就是你的子弹。

打出去,才有反馈,才有机会,才有下一步。

-写在最后-

这世界变了。

它不再奖励老黄牛,也不再相信只要努力。

它只给那些能精准锁定需求、快速交付结果的人发钱。

你有多少技能不重要,

你能不能让别人说这事儿交给你,我放心才重要。

别再修那艘旧船了。

那张努力就能赢的老地图,早就泡烂了。

未来的赢家,

不是学得最多的,

而是看得最准、出手最狠、收手最快的猎人。

记住:

风口不是追出来的,是盯出来的。

你缺的不是技能,是一眼看穿别人痛点的狠劲。

别当仓鼠了。

该换弹夹,上膛,打猎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