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放弃钢七连的真相,藏着多少农村青年的捷径梦?
在电视剧《士兵突击》的剧情中,有一段情节让许多观众感到困惑不解:才华横溢的成才为何要放弃高手云集的钢七连,转而选择加入红三连?更令人费解的是,他偏偏选在钢七连遭遇演习失利、全连上下沉浸在痛苦与挫折中的聚餐时刻提出离队申请。当时,连长高城正因史今的去留问题愁眉不展,听到成才的请求后震惊得险些站立不稳,最终在指导员的搀扶下黯然离场。而班长史今更是情绪激动,将杯中酒直接泼到成才身上,愤然离席…… 这就引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明知此举会激怒连长,成才为何还要执意离开钢七连?
一、与许三多相比,成才的成长之路完全是依靠自己摸索前行,从未有人给予他特别的关照与庇护!
他与许三多的最大不同在于,许三多始终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总是走一步看一步。正因为他目光不够长远,小错误不断,反而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同情,得到史今、老马、袁朗等人的格外关照。
而成才却始终明确自己的目标,他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丝毫不少于许三多。也正因如此,他才能一直保持优秀,即便在人才济济的钢七连,也能脱颖而出成为尖子兵。但也正因为他始终以强者姿态示人,使得人们对他的容错率降低 —— 这种习惯性的优秀,让人们下意识地认为他不应该出现任何失误。
不仅外人对他有这样的期待,成才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更是严苛!
许三多的每一次进步,几乎都是在屈辱中被迫前行:在草原五班时,老马暗示他像只逆时针奔跑的狗;伪装训练暴露后,高城怒斥他是混蛋玩意儿,甚至扬言要枪毙他;修战车砸伤史今的手后,被班长痛骂是永远的乌龟……
正是这些羞耻经历让许三多感到不安,从而促使他不断进步。
而成才的前进动力则源于自身,他争强好胜的性格和强烈的自尊心驱使他不断向前,即便在前进过程中也时常伴随着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与自卑。
没错!我想说的是,尽管成才表面上看起来自信满满,甚至有些自负,但在内心深处,他其实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
二、别看平时在老家时成才经常欺负许三多,这其实也是他自卑心理的一种表现 —— 因为在当地,许家明显比他们家更有势力。
当然,这种 "势力" 并非指家境贫富或职业高低,而是在农村固有的观念中,儿子多的家庭在村里说话办事往往更有底气。因此我们看到,即便是村长的儿子成才,当许三多的父亲许百顺板着脸出现在他家院子时,也会吓得不敢出声。
或许正是从小感受到这种压力,成才不敢招惹许家老大和老二,却专挑老三许三多欺负。
这也难怪许百顺看到许三多被成才欺负后会火冒三丈:"有胆你给我站住,小王八羔子,你爹是村长咋啦?我是村长他爹,我连你爷俩一块打!"
成才也只敢欺负许三多这个 "软柿子",因为他性格软弱 —— 用许百顺的话说就是:"丢人不丢人,你看看你那熊样,哪一点像我?哎呀我的爷啊,你爹把谁没打过?"
作为农村出身的我(杨角风),深知许多地方都存在这样一种普遍心态:"怕人有,笑人无!"
你家儿子多又怎样?厉害又如何?我家只有一个成才,名字就寓意着 "成长为人才",就是要比你家三个儿子都强!
因此,成才从小就被灌输这样的观念:一定要比许家的许三多强!这也是为什么成才的父亲会千方百计阻碍史今去许三多家家访,甚至故意不告诉许百顺征兵家访的消息,气得许百顺坐着拖拉机找上门来。
三、如果仅仅是争强好胜,或许还不会出现后来的问题 —— 毕竟成才本身确实很优秀。关键在于,他从小就被教导可以走捷径,可以投机取巧。
比如征兵家访那次,成才的父亲就利用自己的村长身份,一方面故意不通知许百顺,另一方面特意召集村民来为成才说好话。或许他以为征兵名额只有一个,许三多要是去了,自己的儿子就没机会了;又或者单纯就是想证明自家孩子比老许家的强!
在家访现场,成才还专门为史今背诵了一篇精心准备的稿子:"从小我就有一个伟大的理想……"
用后来袁朗评价成才的话说就是:"你太精于算计,太油滑了,我要什么你就给什么,哪怕你根本没有!"
正是这种处处投机取巧的心态,导致了一件颇具讽刺意味的事:初中时经常抄许三多作业的成才,最后竟然读了高中,而学习更好的许三多却没能继续学业。
当他们一起进入新兵连后,成才依然保持着这种 "精明"。高城罚许三多抄保密手册时,成才忧心忡忡地对他说:"三呆子,你就要大祸临头了…… 照你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你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被退兵,要么就去喂猪!"
其实成才说的不无道理 —— 这毕竟是电视剧,换成现实中的部队,像许三多这样的兵恐怕真的只有这两条路可走。部队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和耐心陪着他、哄着他成长,最终难免会被分配去种地或喂猪。
四、成才自然也不想去喂猪,因此才会费尽心机地巴结上级领导,希望能留下好印象,在部队有更好的发展,能够长期留队。
正因如此,我们才看到成才怀揣着三包不同档次的香烟:十元一盒的塔山准备送给连长、排长;五元一盒的红河留给班长、班副;到了战友这里,就只剩下一两元一包的春城了。
很多人觉得成才的这种行为非常幼稚,甚至有些低级,完全是自作聪明!
确实,就连白铁军都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的这个毛病,甘小宁更是鄙视成才的这种做法,甚至把白铁军要来的烟给扔了。这说明整个连队,包括连长和排长在内,其实都清楚成才的这种行为。
如果你是连长,会觉得成才这小子会来事、会讨巧吗?
恐怕不会!你只会觉得这小子太虚伪 —— 你递给我好烟,并非是欣赏我这个人,而是看中了我肩上的军衔。换句话说,如果换个人当连长,你同样会把好烟送到他手上。这种做法不仅没有让连长感受到尊重,反而会让他对这种刻意划分等级的行为感到寒心。
或许连长、排长级别较高不在意这些,但班长、班副们心里会怎么想?
是不是觉得就算跟你成才关系再好,也不过是你的一块垫脚石?等你当上班长,我们是不是也只能抽春城了?
关键问题在于,成才的这种行为已经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 这可是七连的老末白铁军当面指出来的。原本以为聪明的举动,一旦被人看穿,就变成了弄巧成拙!
五、成才这种分烟的行为,与大家通常理解的送礼性质完全不同!
如果你私下里给连长送十元的礼,给班长送五元的礼,给战友送两元的礼,或许大家还会说你会来事。
但是在日常交往中,这种光天化日之下的区别对待,就等同于公然告诉白铁军:"你只配抽一块钱的烟"—— 这无疑是一种赤裸裸的轻视!
更要命的是,全连只有成才一个人这样分烟!
一开始大家可能没在意,但时间久了,必然会人尽皆知。对于连长这个级别的领导,一个新兵根本不可能有机会深交,更谈不上什么兄弟情谊。而与他同级的战友,又在骨子里被他鄙视,自然也无法真心相待。
是啊,在单位里如果有同事公开拍领导马屁,其他同事恐怕也会对他翻白眼。这种做法导致的严重后果是:没有人愿意跟成才交心 —— 不交心的后果就是,竟然没有人告诉他高城是将门虎子!
因此,当他决定离开钢七连时,发现竟然只有许三多来送行,他不禁感慨:"我以为就算没处下全连的人,至少也处下半连的人,谁知到最后只有你。"
这句话充满了讽刺意味 —— 不管是抽到他十元烟的领导,还是五元烟的班长,抑或是一两元烟的战友,全都冷眼旁观;反倒是不抽烟的许三多前来送行,而这份情谊与抽烟与否毫无关系。
六、那么新的疑问来了:既然别人不肯告诉成才高城的身份,作为他唯一朋友的许三多,为什么也没有提醒他呢?
原因很简单:许三多默认成才是知道这件事的 —— 毕竟成才比他早到钢七连,连自己这个后来者都知道的事情,难道成才会不知道?
当初高城告诉许三多自己的父亲是军长时,许三多的回答是:"你说这事,全团都知道。"
要知道全团有一千多号人,难道每个人都跑来跟许三多说过这事?
当然不是!显然是告诉许三多这事的人,最后加了一句 "其实全团都知道",才让许三多信以为真,以为成才也知道这个情况。这也是为什么当成才突然说要离开钢七连时,许三多会如此震惊 —— 就像演习时成才第一次跟他提起要转去红三连时一样,满脸的不敢相信。
在许三多的观念里,成才比自己强,又是最早进钢七连的人,理应什么都知道,还用得着自己提醒吗?
恰恰是这个唯一的朋友没有告诉他这个关键信息,才导致成才没有考虑到离开钢七连的严重后果!
当然,也不排除成才早就知道高城的身份,只是觉得这并不重要。这从侧面也说明,尽管他平时给连长递好烟,但两人的关系反而不如敢管连长要烟的伍六一亲近。否则的话,想要转士官这种事,只要高城真心爱惜他这个人才,一句话就能解决,根本不必瞒着连长偷偷去红三连。
七、话又说回来,成才入伍时年纪并不大,刚刚成年。大家不妨想想身边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又有几个真正懂得这些人情世故呢?
言归正传,铺垫了这么多,我们终于要回到正题:如此好表现又争强好胜的成才,为什么会在演习失利后选择离开钢七连?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成才入伍时就带着明确的目标:一定要转士官,一定要在部队待够十年,这样才能转业回家安排工作,吃上 "皇粮",光宗耀祖。
因此,在演习间隙,成才对许三多说:"以前我爸告诉我,做人一定要有目标!"
他所说的目标,一是成为狙击手,二是转士官。而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单纯留在钢七连很难如愿,转去红三连则可能鱼和熊掌兼得:"我偷偷打听过了,全团就红三连没有狙击手,我如果转到红三连一准能升士官!不像在钢七连,好兵太多,竞争太激烈了。"
对此,许三多也感慨道,说他要是既能当狙击手又能当士官就好了,这样大家还能继续留在钢七连 —— 别忘了他们可是一起从老家来的。
当时成才的回答是:"对,这是我决定留在七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
可是,前脚成才刚答应许三多决定留在钢七连,并想办法升士官,后脚却瞒着许三多,突然跑到高城面前说要离开钢七连 ——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八、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成才最初决定留在钢七连的原因是许三多,后来又决定离开钢七连的原因同样是许三多!
李国胜曾经演过一个小品,里面有句歌词叫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 这句话用来形容成才对许三多的心态或许再贴切不过。
成才一直以俯视的姿态看待许三多,内心始终带着优越感。他的每一次进步,都会迫不及待地跟许三多分享:开上战车了,当上机枪手了,成为狙击手了,那把狙击步枪有多棒…… 甚至在许三多被分到草原五班时,也是成才带他吃饭、参观战车,给他讲钢七连的趣事。
如果许三多一直比他弱,让他始终保持这种优越感,他们的友谊或许还能继续维持下去。
可是突然有一天,许三多开始崛起了:
先是全团知识竞赛,成才点名让三名战友提问自己,对答如流。可等到许三多上台后,面对的却是超纲的坦克兵知识 —— 更让他意外的是,即便如此,许三多依然对答如流。
前面我们提到过,成才是个目的性很强的人,绝不会浪费时间去背超纲的知识,而许三多却背了。可以说,如果没有许三多,这次公开考核中最出彩的大概率会是成才。是许三多抢走了本该属于他的风头,在全团面前露了脸。
如果说背诵超纲内容让成才有些不解,那么许三多做的 333 个腹部绕杠则彻底让他无法接受。
是啊,人做事总得有目的 —— 这种不考核的项目,把自己练得这么拼命干什么?"许三多,你到底图什么?你觉得这样值吗?"
九、许三多做这一切是为了证明自己,为了获得认可;而成才则恰恰相反,他做任何事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那场关键的军事演习前,成才一心想着如何转士官。但在演习过程中,他接连击毙了四名 "敌人",自信心极度膨胀,言语间充满了优越感:"我干掉了四个,都在瞄准镜里看得一清二楚,四个,太过瘾了。"
如果说之前的机会都是许三多在展示能力,那么这次演习本该是成才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成才很可能成为本次演习的最佳狙击手。这种当狙击手的感觉让他一时有些飘飘然,甚至觉得转士官的目标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 当然,此时的他认为凭借这个成绩,即便留在钢七连也能顺利转士官,可谓双赢。
可惜现实给了他狠狠一击:在与袁朗的对狙中,他发现自己竟然如此轻易就被击中。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击毙自己的袁朗竟然被许三多活捉了 —— 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他一时失神:"完了,没机会了,这叫什么事啊?"
是啊,就像他想学弹琴时安慰自己 "是弹琴的人里面打枪最好的" 一样 —— 自己如此看重的狙击技能,竟然被人家轻易击败,这让他对自己的狙击手梦想产生了怀疑。加上许三多的崛起,如果继续留在钢七连,他担心许三多会比自己更早转士官,这是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事实。
既然如此,不如干脆转到红三连,至少转士官的目标能够确保实现!
就像后来进入老 A 选拔时,面对三个名额,他毫不犹豫地丢下受伤的伍六一 —— 正如袁朗评价他的那样:"在你眼里,什么都没有前途重要,任何地方都只是你的落脚点,如果有更好的去处,你会毫不犹豫地离开。"
成才离开钢七连,一方面是受从小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 —— 不能比许家三小子差,现在自己混得不如他了,内心无法接受;另一方面也是受父亲的影响 —— 做事必须有明确目标,他的目标就是转士官、留部队。
最后,他糟糕的人际关系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除了许三多,没有人愿意跟他交心,自然也没有人告诉他怎样的选择才是正确的。
这个一时冲动的决定最终害了他 —— 就像他离开钢七连那天问许三多的那样:"我这次是不是真的有点,有点过分啦?"
是啊,他真的做错了吗?
热点资讯
- 小公主7岁生日派对盛况,杜若溪亲手布置满满爱
- 堪比《魂武帝皇》的东方玄幻神作集合,惊喜不断
- 欧盟关税投票:德国力拒压力,匈牙利站队中国!
- “崂山精酿之夏·2025海东东72h精酿漫游”来了!
- 本地运行大语言模型去哪里找?PC端大模型都在这
- 还原世俱杯冲突真相! 原来佩德罗有这些小动作, 大家错怪恩里
- 魔兽世界属于fps游戏吗
- 新华社专访王楚钦再谈奥运失利,字字不提樊振东,句句羡慕樊振东
- 北大硕士相亲屡屡受挫,百万年薪房产加持为何仍难赢芳心
- 谢霆锋留10亿给儿子,张柏芝的付出终被谢家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