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为零的毛主席十个预言
毛主席说过,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领导水平的高低,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能否未雨绸缪,“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毛主席这样说,也这样做的。众所周知,毛主席具有强劲的领导力和战略家魄力,但是,毛主席更具预见智慧。作为预言家,毛主席最让人觉得神奇,因为他的预言最后竟然都发生了,以下是建国以来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毛主席10大预言,零偏差:
一、持之以恒地奋斗,便有望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最终实现各方的和解与合作。二战落幕之际,美国便高调宣扬“美苏必有一战,第三次世界大战势不可免”。苏联在战火中人口锐减,无力再战。斯大林对与美国交战的恐惧深重,受美国战争威胁所慑,做出了诸多不应有的妥协。
譬如,当苏军击溃日本关东军,踏入已变为真空区的朝鲜时,美国始料未及苏军进展之迅猛,匆忙间委派一名中校负责研究与苏联的军事分界问题。这位中校提出了以三八线为界的主张。理论上,苏联并无必要予以理会,甚至理应提出中苏美三国共同分割日本的方案,不论美国是否认同,都应迅速在日本实施登陆。然而,斯大林竟未进行任何讨价还价,便痛快地接受了这一提议,从而导致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当时,中国共产党内部亦存有担忧,顾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46年4月,毛主席在《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一文中,对这一议题进行了阐述,收录于《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尽管篇幅不长,但此文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毛主席坚定地抵制邪恶势力。在他看来,美国宣扬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论调,实质上不过是虚张声势,企图在不战的情况下谋取利益。彼时国际局势,确系“非战不可且能够战胜战争威胁”,最终将面临“早作让步或晚作让步”的选择,而任何妥协,都必然是“经过坚决且有效的抗争所得”。
历史已然证实了这一论断的准确性。斯大林因畏惧斗争,导致美国步步紧逼,最终引发了朝鲜战争的爆发。即便斯大林曾打算放弃朝鲜,美国亦不会就此罢休。在废墟中艰难站起的新中国,进行了坚决而有效的抗争,最终使得妥协的底线定格在了三八线。
二、朝鲜战争的征途固然充满挑战,然而,我们坚信,“最终胜利终将属于我们”。见毛选第五卷《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附带一提,竟有人质疑朝鲜战争的胜者归属,这实属荒谬至极,令人啼笑皆非。权威人士指出,美国在错误的地域、错误的时间,对错误的对手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我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首位在一份无胜利条款的协议上签字的将军。”有人就说:“你看,美国只是说他没有赢,所以中国没有胜。"
冲突本质上乃政治手段的延伸。麦克阿瑟曾宣称将归国共度感恩节,继而又称将庆祝圣诞节,甚至狂妄地宣称鸭绿江并非不可跨越的障碍。然而,经过三年的激战,他终究未能一睹鸭绿江的容颜。毛主席早已洞悉结局将走向妥协,最终在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议。究竟是谁的政治目标得以实现,谁取得了胜利,一目了然。
毛主席深知战争蔓延至我国对我国和平建设构成极大不利,然而,他亦明白战争扩大对美国同样有害。否则,美国早已介入,助蒋介石对付共产党。反观朝鲜战争,若我国置之不理,美国一旦逼近鸭绿江,视我国为软弱可乘,必会步步紧逼,这无疑将对我国的和平建设造成更大的威胁。
三、革命战争的辉煌胜利,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不过是万里长征路上的崭新起点。七届二中全会报告曾言:“回顾数十年后,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将显得犹如一部漫长戏剧的短暂开场。戏剧虽自序幕开始,然而序幕并非高潮所在。中国革命虽属伟大,但其后的道路更长,任务更为艰巨,挑战亦更严峻。”——引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四、中国共产党具备充分的能力,全面解决我国人民的饮食需求。1949年,美国曾断言,历届中国政府均未能妥善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认为我国终将屈膝于其面前。若我国欲与其平起平坐,则唯有闭关自守,自我孤立。然而,美国等了整整二十二年,毛主席终究未曾向其低头。尼克松访华时,盛赞我国成功解决八亿人民的吃饭问题是一大壮举——尼克松此行,可谓携白旗而来!
1972年,全球范围内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饥荒,其恐怖程度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然而,我国却保持了稳定的局势,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国人对此事知之甚少。得益于这一点,我国以22%的人口、7%的土地,实现了八亿人民的温饱,这一成就传遍了世界。尤其是到了1973年,这一说法更是广为流传。
五、中国可突破帝国主义封锁。在《告别的司徒雷登》一文中,毛泽东主席指出:“实施封锁,哪怕是封锁十年八年,中国所有的问题都将得以解决。……我们已成功闯过过去三年的困境,难道眼前这些挑战就难以克服了吗?难道没有了美国的支持,我们便无法生存?六十年代,中法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而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更是这一点的生动例证。”
六、勿对外资抱不实幻想。《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指出:“我国与那些国家开展贸易往来,以及若这些国家未来愿意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向我们提供贷款,其根本原因在于,那些国家的资本家追求利润,银行家追求利息,以此缓解自身的经济困境,并非是对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
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当我们听到他们说我们应该这样搞、那样搞时,要记得:不但他们管多了,中国该怎样搞是我们自己的事,不要他们来教训。而且要想一下,他们这样教训我们,其背后是他们自己将得到什么好处,谋取什么利益。记住:毛主席说的“做生意、借钱”皆非无偿,其前提是“互利”。西方国家不会在无利可图的条件下行事,我们亦不应在只对对方有利的条件下进行任何合作。
七、社会主义救中国。昔日,外界对中国持有轻视态度,源于我国经济滞后、政治弊端以及对外屈服的态度。然而,自解放以来,我国政治风气焕然一新,对外交往不卑不亢,经济飞速发展,与欧美日等国的差距显著缩小。我国在第三世界中率先建立了独立且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此外,在朝鲜和越南战场,我国亦成功击败了美国。
1971年恢复联合国地位。许多国家宁与台湾断“交”,亦应积极寻求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尼克松总统、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相继访问我国。至七五年,美国方面甚至声称联合国受到中国的操控,并公开表示将退出对联合国的支持。那时我们已是第三航天大国、第三核大国、第五海军大国。那一年,我们的西昌卫星基地敞开了大门,对外开放。消息传来,美国人不禁惊呼:“休斯敦!休斯敦!”
1975年,我国正式成立了共计507所机构,其使命在于推动载人航天飞行的实现。紧接着,我国随即展开了航天员的选拔与培训工作。此举在当时,即便是英法等国的科技水平也无法望其项背。如今,我们甚至可以断言,唯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那些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为深刻的历史启示之一便是,盲目追随资本主义路线无法拯救那些曾经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反而使得情况每况愈下,未能有任何国家实现最基本的成效,这一点未来将得到进一步的验证。终究,它们将不得不重返社会主义的道路。
八、赫鲁晓夫难不住中国。成功构建了一个独立且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这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尚属首例;实现了石油自给;并且,中国即将成为既无外债亦无内债的国家。
当时人们将其称为“给帝修反”的三颗原子弹,然而,不久之后,随着中国原子弹的爆炸声,赫鲁晓夫在政坛上黯然退场。毛主席曾表示,他打算授予赫鲁晓夫一枚重达一吨的勋章。
九、我国有能力构建起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1964年,周总理的这一宣告已然成为定局。毛主席计划于1980年实现,而他在1976年的离世,使得这一目标已近在咫尺。迄今为止,这在第三世界中仍属独一无二。
然而,这毕竟是一个计划,正如在十年内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那样,其中仍存在着是否实施以及如何实施的问题。若不实施,或者实施的方法不当,目标便难以达成。尽管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呼声极高,但最终并未实现。然而,我们坚信,无论道路多么曲折,这一目标终将得以实现。
十、即便小国亦能战胜大国,而弱国亦有可能击败强国。这一观点不仅经越南战争的历史所印证,亦为毛主席逝世后的一系列事件所证实。譬如,前苏联未能征服阿富汗,以色列被迫撤离黎巴嫩,甚至弹丸之地亦能击败俄罗斯,美国在索马里亦被迫撤军。现今美国四处发动侵略,无不深陷泥潭。终将面临被驱逐的命运。
热点资讯
- 胜负彩25112期欧亚赔率对照:布兰盘口存差异
- 记者: 马竞有意卢克曼, 亚特兰大对球员的标价约为5000万
- 末世教官重生悍妻,携手冷峻将军一统天下
- 朋友收一台2010年大切诺基,这价格,大家觉得便宜吗?
- 瑞典赛国乒表现亮眼男单“扎心”
- 老祖宗智慧:五根手指决定你一生的成败与祸福,快看你属于哪一种
- 2024年固体香薰登机指南:民航新规下的合规携带攻略
- 抚顺电站锅炉碳钢内螺纹SA210C特点与应用
- 成都蓉城大胜亚冠晋级,战术安排令人振奋,未来潜力无限
- 6万公里奔驰GLE深圳一手车,23.98万开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