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辉达娱乐 > 产品展示 >

创3年最低!73%乌克兰人认定可战胜俄罗斯,年轻人对未来更积极

点击次数:177 发布日期:2025-08-26 20:58

2025年8月24日,乌克兰独立日。

当基辅街头悬挂起蓝黄色旗帜时,一份最新民调引爆了国际舆论:73%的乌克兰人仍坚信能在对俄战争中获胜,尽管这个数字已是开战三年来的最低值。

更耐人寻味的是,年轻人的信念尤为强烈。

民调显示,16-35岁的乌克兰青年对胜利的信心比60岁以上老人高出整整8%,而持悲观态度的年轻人比例则比老年人低7%。

这种代际差异甚至反映在具体行动上——79%的年轻受访者表示愿意参与战后重建,65%的人拒绝离开乌克兰。

但数据背后藏着残酷现实。

时间倒回2022年战争爆发初期,乌克兰人的胜利信心曾高达90%。

随着战线胶着,2024年这一数字暴跌11个百分点,2025年继续下滑至73%。

战场上的消耗让民众开始重新定义“胜利”:超过30%的人将“释放战俘和被掠儿童”视为首要指标,同样比例的人强调“维护国家地位”和“停止导弹袭击”,而坚持收复1991年全部领土的比例仅占27%。

这种转变直接源于战争带来的生存压力。在哈尔科夫的地下室,叶连娜向记者描述着寒冬停电的煎熬:“每天断电3-4小时,屋里冷得像冰窖”。

鸡蛋价格较2021年暴涨2.5倍,通胀率飙升至13.4%,GDP增长率却不到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当57岁的多布林斯卡说出“我们没有能力夺回领土”时,她的无奈代表着无数普通人的心声。

经济崩溃伴随着惨重伤亡。 苏梅地区的殡葬师丝薇特拉娜因持续处理阵亡士兵遗体出现心理创伤,墓碑上雕刻的肖像越来越年轻。

2025年7月,泽连斯基政府被迫放宽征兵政策:22岁以下男性首次获准合法出境。 这道“曙光”背后是残酷的权衡——既缓解社会压力,也为战后储备人才。

国际支持的变化同样冲击着民意。 2022年曾被66%乌克兰人视为“救世主”的美国,如今支持率崩塌至16%。

而德国凭借持续提供的防空系统和90亿欧元援助,支持率逆势飙升至63%。

中国则成为特殊的存在:尽管签署了豌豆和野生水产品输华协议缓解经济压力,但对华认可度始终稳定在8%左右,与2022年持平。

当69%民众呼吁谈判时,泽连斯基政府却陷入两难。

2025年8月9日签署的“国家安全战略文件”明确禁止割地求和,同时发起“保护每一寸土地”请愿活动,5天内获500万人联名。

但总统信任度仍从2022年的90%跌至52%,7月底削弱反腐机构独立性的法案更触发全国抗议。

最尖锐的矛盾在于:68%民众认为战争将持续到2026年后,仅25%相信一年内能停火。

基辅街头一位67岁老人的话道出集体心境:“作为爱国者我不想妥协,但看到这么多死亡,我只希望一切尽快结束”。

#2025洞察时局#